观察: Web3 从业者的日本移居和本地生活

  • 2025-08-24 12:11:20
  • 847

声明:本文为转载内容,读者可通过原文链接获得更多信息。如作者对转载形式有任何异议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按照作者要求进行修改。转载仅用于信息分享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不代表吴说观点与立场。

时间来到2025年了,不知不觉,我也在东京,逐渐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,如果说2023是业内从业者,移居日本潮的开始,那么2025上半年,可以用「扎堆」这个词来形容了。

本篇在@starzqeth和@rubywxt1,对我的《数字游民之日本攻略》上修改和编辑,主要侧重点在依据和环境上。

这波的移居潮,主要受到以下影响:

1.多个发达地区的续签、永驻PR持续收紧

2.日元汇率的持续低迷(1u=146日元)

3.获得工签、转PR时间和门槛较低

4.金融特区的设立(英文化行政手续)

本篇的主要内容涵盖:

·当地的市场结构(能做什么?)

·大家都持有哪类签证(12个月申换PR?)

·政策层的快速变化(税务问题?)

·外来公司在当地的规模(如币安?)

·本地同行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范围

希望以上内容,对您有所帮助。

日本Web3市场

整体来说,日本虽然是亚洲比较发达的国家,拥有1.24亿人口,但年轻人数量却日渐减少,在当地日股不断新高下,人们对加密货币的关注,大不如以前。(最大的原因是,其它行业的发展需求也在井喷,比如房地产、零售、旅游、养老等,这使得年轻人关注Crypto的动力,较少)。

特点:中年老哥热衷炒股票、年轻人重度依赖社交软件X发表观点、本土Crypto讨论偏向兴趣驱动、多社区文化。

而时间上,在很多华人同行眼中,整个圈子可以分为:疫情前、疫情后。

在23年之前,日本的Crypto华人圈,只有小百人,主要从事的都是:本土合规业务,全职炒币、开发外包。

在23年之后,这个规模迅速扩大,大量的项目方、交易团队、头部梯队的交易所员工,业内自由退休人士,逐渐登陆到了日本,它们这波人主要从事的都是:定居办公在日本,不做日本市场,只做大中华或全球业务。

目前,日本的华人活跃从业者和博主,在10-20人之间,在当地呆了较久,且在中文世界有影响力的有Yishi@ohyishi(东京),Suji@suji_yan(东京),郭宇@turingou(东京),猫总@catmangox(大阪),@taresky(福冈)。此外Kay神@keyahayek前不久也正式移居(东京)。

因此,后来者普遍,把日本当作一个办公、居住、带娃,但同时与日本财团、来此出差同行,保持交流的地方。

结论就是:人在日本,不做日本市场。

大家都持有哪类签证

自2023年,日本政府放宽了高度人才(J-Skip)限制,主要吸引更多的高资产、或高知识人士,来日本创业、工作、投资(最终还是收税),降低了要求的门槛。

这使得,在有日本公司雇佣,或计划创业搞个资本金较大的公司,满足分数取得高度人才签证情况下,最快可在首年登陆日本的第12个月,就提交永驻PR申请。

所以根据日常交流的统计,新一波在日华人从业者,基本都是高度人才签证。它们因硕士学历、或工资纳税较多、又或是工作经验履历较长,得到了很多的加分,因此获得了高度人才签。

目前2023年那批获得高度人才签的同行,有不少今年已获得永驻PR(可以理解为日本绿卡),感兴趣的可以自寻搜:高度専門職1号、高度人才签。(咨询@0xdannytoma)。

政策层的快速变化(税务?)

之所以这几年,很多登陆日本的Crypto公司,只将日本作为办公、研发基地,并不在日本做本土市场,核心原因是当前加密货币,在日本仍然被视为杂项收入,而不是传统金融收入。

这意味着,如果你通过本土合规所,买入了3000万日元的BTC,并且获利。

第二年,要缴纳45%的杂项所得税+10%住民税,约等于55%。

但从2025年开始,多方政策和风向,正在改变该现象,例如:

·微策略公司:公司去持有代币,投资者只需买股(已实现)

·现货ETF:投资者只需正常投资(推进中)

·税率降低:从最高55%,降低到统一的20%(推进中)

以上三者盈利后,投资者最终都只需要缴纳最多15.315%国税和5%地方住民税。并且,这个税一旦缴纳,相当于彻底上岸,后续无需再缴纳其它。而如果是公司投资者:仅缴纳15.315%的国税,还可以不含地方税。

这导致,目前大量从业者,率先登陆了日本,但都没有发力做日本市场,而是在关注政策的变化,也有一部分先在日股市场试水了微策略模式,并已跑出了几家公司。

不过伴随着头部SBI财团,开始推进现货BTC、XRP的ETF。

日本金融厅,也在推进相关税率的降低。近期日本微策略股票已经受消息面开始回调。

外来公司在当地的规模(如币安?)

目前,在日本的华人币圈全职从业者,预计在大百人附近,其中如Binance、Backpack、OSL、OKJapan、SBI财团及下属做市商或基金,以及在东京的二级交易团队们,承接了大量的雇员。

此外,OneKey、Mask、Alpha(原KEKKAI),也陆续雇佣了不少有意向来日本的同行,均是东京都的公司。

目前只有四个区域,在2024年被日本列为金融特区,享受独特的通道和英文的行政流程,它们分别是:东京都、大阪府、福冈县、北海道。

目前,币安日本站负责人是TakeshiChino(千野剛司),他曾是Kraken交易所日本公司法人,在普华永道、东京证劵交易所工作过,毕业于牛津大学。

但从分管、合规角度来讲,由于币安日本站仅限于服务日本本土用户。中文需求仍然归全球站负责。

本地同行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范围

相比于香港、新加坡、深圳等,当地经常举办聚会活动。在日本的华人,主要习惯于分散活动(各住各的、各过各的,不要打扰我的日本生活)。

所以日本也成为了线下I人,线上E人的同行聚集地。

目前90%的全职Crypto从业者,均生活在东京都及周边,而这其中约30%,线下公司办公地点,在港区的虎之门。主要源于该地方处于中心区域,且WeWork共享办公室较多,单间租金地板价在1万人民币附近。

居住方面

东京有都6区之说,代表着整个日本最核心的6个区域,分别是:千代田区、中央区、港区、新宿区、涩谷区和文京区。比如大家经常线下办公的地方,就是港区;经常办活动的地方,就是涩谷区。

只是,大多数同行,并不居住在以上这些区。除了房屋面积较小、房价租金昂贵、街道人多以外,最大的问题是住在中心区,仿佛没出国,没有动漫般那种小镇安宁,且当地因居民激增,行政压力较大,办材料效率偏慢。

学校方面

绝大多数的东京从业者,基本都会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。其中,约有30%上的都是位于港区的东京英国学校(BST),全年学费在273万日元,国家和地方教育补贴后,约11万人民币。

采用日语、英语,每天轮流教学。

餐饮方面

Uber外卖价格跟北京、上海核心区比较相似,但配送费需要1000日元起(50人民币),且连锁店铺数量较多,其中麦当劳、达美乐等,有专配,基本10分钟能立刻送达。

线下餐饮,则是日常以周边线下餐馆,或买菜做饭为主,和牛、圆白菜、豆芽、西红柿等荤素在当地不贵,但特殊的如水果(哈密瓜、西瓜、桃子等),较贵。

酒店方面

由于近几年旅游人数激增,且愿意从事酒店服务员人数,没有跟上,导致东京大量的酒店价格,相比23年,翻了2-3倍。

该现象,同时也发生在了京都、大阪等地。东京中心区酒店价格,甚至超过了新加坡。但房租等,并未有太大的上涨波动。

居住方面

1万人民币月租预算,想住新房,在上野和品川,只能住20平。但在周边不远的地方,电车坐几站,能住50-80平。

因此大量同行,并不住在东京都6区,而是以下,粉色、蓝色的区域。

以上,就是关于日本的Web3移居与本地生活,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,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