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首次超过联想! 市场份额额13.4%, 增幅71.9%, 三星下滑40.7%
- 2025-09-18 12:08:22
- 150
2025年第二季度,印度平板电脑市场迎来一场格局重塑。尽管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27%至120万台,但消费端的逆势增长与厂商策略的分化,让这场“寒冬”中出现了鲜明的赢家与输家。
这场洗牌背后,是市场结构的深刻转变——非消费市场采购退潮,消费市场崛起。
非消费市场订单退潮,拖累传统巨头
本季度印度平板市场下滑的主因,在于非消费市场采购需求的急剧萎缩。数据显示,商用出货量同比暴跌64%,教育部门在2024年完成大规模采购后,2025年订单明显放缓。这直接冲击了长期依赖此类渠道的厂商。
三星作为印度平板市场的长期领导者,其34.5万台的出货量虽仍居榜首,但同比下滑40.7%,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8.6%跌至28.9%。
三星产品线中大量面向学校与官方机构的中低端型号,在招标取消后几乎失去支撑。同样受创的还有宏碁,出货量同比骤降77.1%,份额仅剩8.4%,基本退出主流竞争。可能提供了更大容量的选择,满足用户对存储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,无论是存储大量照片、视频,还是安装众多应用,都更游刃有余。
联想虽在消费端实现12.6%的增长,但整体仅微增9.6%,被商用需求拖累,最终以13.9万台、11.7%的份额被小米反超,退居第四。
市场变化标志着一个转折点——过去靠“B端输血”的厂商,若不能及时转向消费市场,将面临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。
消费市场崛起,小米苹果逆势突围
与非消费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消费市场的火热。本季度消费端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5%,成为唯一增长引擎。驱动因素包括线上大促、居家娱乐需求上升,以及家长为孩子购置学习设备的持续热情。
在这一赛道上,小米与苹果成为最大赢家。
苹果凭借春季发布的新款iPad及针对学生的专属折扣,在高端市场持续吸金,出货量同比增长41.1%,份额升至19.6%,稳居第二。其成功印证了“品牌+生态+精准营销”在消费端的不可替代性。
小米的爆发则更具颠覆性。15.9万台的出货量、71.9%的增幅、13.4%的市场份额——每一项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:性价比策略在印度消费市场依然奏效。
小米通过Redmi Pad系列等中端产品,结合电商平台的限时折扣、分期免息等促销手段,成功撬动了价格敏感型用户。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,其“够用、耐用、便宜”的产品定位,精准击中了家庭娱乐与在线学习的核心需求。
结构性机会浮现:高端与教育成新增长点
尽管整体市场下滑,但结构性机会正在浮现。当前入门级平板市场已趋于饱和,面临来自低价笔记本和大屏智能手机的双重挤压。反而是两个细分领域保持增长:一是高端市场(以苹果为代表),二是教育场景专用设备(如小米)。
小米正是抓住了“教育+娱乐”的交叉需求,成功打入家庭场景。这种“硬件+场景+服务”的打法,比单纯拼参数更具用户粘性。
侃哥叨叨:市场在变,赢家靠的是顺势而为
2025年第二季度的印度平板市场,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不同厂商的应变能力。
三星的下滑并非产品力不足,而是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的代价;联想虽稳扎稳打,却因转身不够快而被反超;小米的跃升,则是精准洞察消费趋势、灵活运用渠道与定价策略的结果。
随着非消费市场采购逐步恢复,市场或迎来反弹,但消费端的主导地位已不可逆转。厂商若想持续增长,必须从“卖设备”转向“卖场景”,从“拼价格”升级为“拼体验”。小米的首次超越,不是偶然,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——谁更懂用户,谁就能在寒冬中率先回暖。
- 上一篇:甘肃一高校疑有女生校内分娩
- 下一篇:宁德时代短线拉升再创新高